
蝴蝶型紅斑
紅斑狼瘡(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, SLE)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,患者體內免疫系統功能出現異常,因而產生過量的不正常抗體,誤將自己體內細胞當作敵人,直接或間接攻擊身體的組織或器官,導致發炎及各種症狀,影響關節、皮膚、血管、腎臟,以及神經系統。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患上此病,但最常見於年輕女性身上。紅斑狼瘡目前無法治癒,但可以使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紓緩病情惡化。
紅斑狼瘡可大分為三類:
新生兒狼瘡
新生兒狼瘡出現於紅斑狼瘡母親生下的嬰兒,可以再分為2種:一是嬰兒會出現短暫性類似狼瘡性皮疹,主要由母體抗體經胎盤傳至胎兒所引起,但會在短期內消失。另一個是「先天性心傳導隔斷」,嬰兒心率會因此異常減慢,但對嬰兒生命不會構成威脅,毋須醫治。
由藥物引起狼瘡
如使用抗肺結核的因納、抗高血壓和抗癲癇藥物,很容易引起狼瘡,不過此類狼瘡在停藥後一年,會逐漸消失。
典型狼瘡
雖然紅斑狼瘡不是遺傳病,但致病性卻可以遺傳,紅斑狼瘡的致病性包含許多因素,如內分泌、環境、濾過性病毒感染和遺傳基因,數個因素組合便會發病。而家族中有紅斑狼瘡的病史,下一代患上紅斑狼瘡的機率也會相對增加。
紅斑狼瘡常見於年輕女性。在臨床研究發現,性激素與免疫系統的調節有關,而女性較易分泌過量的性激素,故女性患上紅斑狼瘡的機會較大。
目前臨床醫生是採用美國風濕病學會於1982 年所修訂公佈的11項要點作為診斷依據:
- 臉頰紅斑,即蝴蝶斑
- 圓盤狀紅斑狼瘡
- 光敏感,曬太陽後皮膚出現異於常人之嚴重反應
- 口腔或咽喉瘍
- 關節炎
- 漿膜炎:包括心包膜炎或肺膜炎
- 腎病變:每日尿蛋白總量超過0.5公克或尿液檢查出現細胞性圓柱體
- 神經精神病變:癲癇或精神異常
- 血液病變:如溶血性貧血、白血球偏低、淋巴球偏低或血小板偏低等
- 免疫系統病變:如抗去氧核醣核酸抗體(Anti-ds DNA)陽性、抗史密斯抗體(Anti-Sm Ab)陽性或狼瘡細胞(LE Cell)陽性反應
- 抗核抗體(ANA)陽性反應
上述11項標準,如果同時或先後出現四項或以上,通常可確定患上狼瘡。狼瘡的病情時好時壞,藥物只可以減輕發炎和症狀。不過,由於這些藥物很多時候要長期服用,故要注意其副作用。醫生亦會為患者制定一個長期的治療計劃,以控制病情。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如有任何疑問建議向醫生及專業人士查詢。
資料來源:思樂醫之友協會、樂晞會、再生會
圖片來源:網上圖片
更多關於:健康及醫療
文:鳥寶寶
